作者:秦时随风 | 发表时间:2013-12-16 11:51 | 40407官方微博: |
如果拿“复国”这种理由解释百家抗秦,那未免有点太狭隘了,起码这一点肯定不是良殿抗秦的理由,否则三师公的胸襟眼光岂不很窄很浅?我对此的解释是,诸子百家抗秦是因为这是一场杀人见血的理念之争。秦国在商鞅变法起便采纳了法家思想,始皇帝陛下想要建立的是一个以严刑峻法为基础,政治上处于高压状态的极权主义国家。用秦时的话说,“为了这个充满野心的梦想,他要消除任何对帝国不利的阻碍。” 什么是对帝国不利的阻碍?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诸子百家也有各种声音。所以我觉得对于嬴政来说,打击甚至消灭儒墨这当世的两个显学是计划之中的事,百家争鸣更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统一。所以,在秦时的历史背景中,法家与其他各家的理论争鸣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法家以帝国为依托,试图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消弭其他各家的声音。事实上,始皇陛下想要建立的国度会真正瓦解诸子百家存在的社会基础,所以有远见的各家(包括看似与世无争的道家)都加入到了反秦的洪流中。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 法家建立的高压统治一方面威胁了民众的生机,一方面威胁了诸子百家的存在基础,所以抗秦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在现实中是紧迫的。综上而言,将小圣贤庄的社会功能定位为“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都是没问题的。但现实的境况是,儒家想在乱世将临之际置身事外的“为往圣继绝学”已没有可能,他们必须在新的时代中为自身的生存而奋斗。所以子房希望儒家挺身而出、投身抗秦、救民于水火是极富远见的建议。既有圣贤理论为基础,又有现实的紧迫性。 正文部分到此结束,现以小诗一首作结: 百年征伐生民惨, 七国一统功未全。 流血千里尸盈野, 仁心蒙尘天地间。 桑海风疾雨未散, 众贤激辩战方酣。 明哲已非全身计, 儒家铁肩道义担。 谢谢大家。 更多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40407秦时明月专区:http://www.40407.com/qs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