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资本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2011年的中国网游业投融资行为仍表现活跃,并且网游市场增速止跌回升,这与网游主管部门近年来一系列管理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密不可分。据了解,作为网络游戏行业主管部门,2011年,文化部分别从完善政策、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保护、行业组织建设、执法监督等环节入手,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秩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方面加快开展《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评估工作,以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移动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等课题研究提高政府对行业管理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网络游戏内容的管理,促进网络游戏内容审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本着坚持“未成年人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全行业实施“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并积极指导网页游戏行业规范自律联盟,开展“反低俗、扬正气、促和谐”主题行动。
对于2012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管理重点和思路,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及虚拟道具、移动网络游戏等管理政策,并将严格执行“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进一步落实实名注册制度,保持对网络游戏低俗宣传的高压态势。同时,将积极开展网络游戏文化评论,加快巩固和完善游戏评论机制,加快推动严肃游戏的生产传播以及网络游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据悉,2012年,文化部还将组织编撰《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政策培训教材》,并分类开展网络文化管理部门及经营单位业务培训。
“轻”游戏增长态势明显
事实上,自2010年8月《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从试点实施到正式实施以来,国内网络游戏行业的市场发展秩序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起了网络游戏在管理和经营方面的规范,这些规范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稳定的发展局面,成为我国网游市场进一步持续健康增长的保证。
对于中国网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报告》分析认为,未来几年仍将是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的机遇期,预计到2015年末,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从产品结构看,未来几年,互联网游戏仍将占主体地位,客户端游戏也将继续保持较为稳固的市场份额。同时,《报告》预计到2013年,手机网民数量将超过PC网民,网页游戏和移动网游戏等“轻量级”游戏高速增长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且增长速度或将远超客户端游戏。
据了解,2011年,国内客户端游戏市场已经出现了“微端”形式的产品(即客户端大小小于100MB),用户只需要花数分钟下载客户端,就能够进入游戏进行试玩体验,后续的游戏内容在后台继续下载。与以往用户需要下载1GB以上大小的客户端相比,“微端”形式的游戏产品大幅降低了用户的进入门槛。《报告》认为,未来几年,在研发技术、网络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带动下,客户端游戏将逐步向“云端”发展,即不需要用户下载客户端即可进行游戏,这将大大改变现有行业内对传统客户端游戏的定位,也为客户端游戏重新抢占市场份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三网融合进程的逐步推进,广电网游戏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由于目前国内电视的普及率远远高于电脑,广电网游戏拥有更加广泛的受众基础。以体感游戏为代表的广电网游戏,可将娱乐与运动有机结合,使用户在娱乐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适合全家共同娱乐。《报告》称,随着网络基础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未来还将出现依托游戏业务,以电视为载体的集上网、游戏、视频通话为一体的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