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泠水如镜 | 发表时间:2013-10-22 17:04 | 40407官方微博: |
关键字:秦时明月 秦时明月音乐 秦时明月音乐和人物关系 下面介绍一篇泠水如镜粉丝对秦时明月音乐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1《月光变奏曲》——天明 一开始的音乐由多种乐器构成宏大的交响乐,勾勒出恢弘的背景,:六国覆灭,强秦当道,诸子百家,纵横天下。 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场景下,箫声呜咽,时隐时现,像是暗示着天明——这个身世凄凉,失怙失恃的孩子,在乱世之中,孤苦飘摇。 钢琴缓缓响起,在冰冷的前奏里带来一丝丝暖意,是他遇到了那个如师如父,可以为他舍生的冷漠剑客,音乐也在此升华到第一个高潮,中间一段漂泊的音过渡之后,是清丽缠绵的小提琴,弦乐特有的温柔细腻像是夜色中的点点流萤,照亮了天明的迷惘,依稀是少女琥珀色的眼睛,清澈而温暖,陪伴着他,一步一步成长。他本来流浪身流浪心,却在这两个人的身上,找到了依托,像是荆棘鸟终于找到海中的浮木。这个有着悲惨身世的孩子,没有悲天悯人,没有愤世嫉俗,而是成为了一个虽有缺点,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他虽是孤儿,却常常开怀而笑,虽身处险境,却乐观开朗,虽时常吹牛,却令人捧腹惹人怜爱。 音乐在婉转之后到最后高潮,用笛子带领着交响的宏大。音乐作品中常常以箫示悲,以笛表悦,然而这首曲子却偏偏反其道而行,笛子明亮的音色犹如天明的外在,欢快而开朗,然而旋律却是悲壮而开阔的,仿佛是他内心的成长史。而后呜咽的二胡于时隐时现的箫声交错迭起,宏大的交响背景仿佛是一个帝国的拂晓,夜色残余,东方既白,却仍有惨白月光,冷静而淡漠地照亮一个孩子坎坷的一生,五步之内,百人不当,十年磨剑,一孤侠道。 夜色既尽,残月将亡,剑影风声,唯待天明。 2《幻音宝盒》——高月 这首曲子并没有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乐器,丝、竹、金、石、革、瓠一点也沾不上边,反而却意外的暗合月儿空灵温柔的气质以及之后入阴阳家的经历。 一开始的电子模拟乐好似清泉滴落在青石之上,水滴颗颗飞溅,又好似月下莲花,露珠剔透,风过而落,在田田荷叶之下荡起圈圈涟漪。 然而主旋律响起来的时候却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茫和迷惘,仿佛是在黑暗幽深的天地间传来的一丝光明,是月儿手中的灯笼,光芒微弱,却足以照亮天明的人生之路,又像是时间无垠的尽头,未知前途,未知方向,未知彼岸何方,未知何处是归乡? 就像变装后的姬如,衣袂飘飘,却不再是温暖的橘色,而是清冷的蓝色,曾经温柔灵动的双眸也变得冰冷而麻木,那一层薄薄的面纱,遮住的不只是那张脸,还有一颗温热跳动的心。主线的音乐甚至变得微微刺耳,如敲击古代的磬,一声一声毫不留情,但次线音乐却仍然如影随形,暗示着她不变的真心,二者交错相间,仿佛被冬日暖阳融化的冰棱,尖刺滴下颗颗冰露,寒侵入骨,却因为冰融之后,又变成了温柔而包容一切的水,而在这晶莹剔透的音乐末尾,充满着希望,昭示着一个光明的未来。 月已落,冰已化,萤已成光,千泷千泷,何日不彷徨? 3《西楚霸王》——少羽 我很惊讶为什么这首曲子没有用传统的中国乐器,在我看来,这样一个意气飞扬的少年郎,怎么也得用高亢明亮的北派笛子,才能写尽那种挥斥方遒。 但是听完全曲,我忽然觉得电子乐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一开始仍然是用交响铺陈背景,而后是充满异域风味的女声低吟,仿佛勾勒出一个自信骄傲,智慧善良,意气飞扬,胸怀捭阖的贵族少年郎。 我曾在大一的时候选修过一门《音乐理论与欣赏》,笔记上,教授曾说过不管是西方古典音乐,还是中国传统音乐,都能用颜色作为比喻,它们都是由无数的花纹为装饰,所铺陈的单一却浓厚的色彩,它们不同于由无数缤纷而缭乱色彩组成却易快速被人遗忘的现代音乐,而是以单一规律辅以多样化而被人们永远铭记,因而才有了严谨华美的巴赫与跳跃灵动的莫扎特。 所以我觉得,这首电子乐是紫色的,却又有一点古典味道,中国古典音乐好似水墨画,在浓淡深浅中营造出绕梁三日的天籁,紫色配以水墨色,正好是少羽的象征,出身高贵,骄傲不羁,不能以常人视之。 这首曲子虽然运用了大量的电子乐,却独独因为那段另辟蹊径的女声而有了自身独特的韵味,带我们去了解一个紫衣贵胄,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少年。 千里挥戈,万众俯首,四海之内,百世王道。 一支破阵霸王枪,一个骄傲的少年,正如我在我之前的羽兰文中写的:霸气外露,情怀深藏。 羽兮羽兮意气狂,且看强秦何日丧! 4《国色天香》——石兰 这首曲子可谓秦时众多音乐的翘楚,它之于雪女亦有重要的意义,甚至于可以说没有这首曲子的助力,雪糕之恋的感人度也要略逊一筹。然而我还是执意把它配给石兰,不是因为我身为羽兰党对石兰的偏爱,也不是因为石兰月夜也用过此曲为角色,而是单纯因为这四个字:国色天香。 的确,秦时有很多美人,而国色天香形容的美人,必定是高贵美丽不可方物。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牡丹,而我个人却认为,兰,之于国色天香,当之无愧。 音乐一开始,钢琴犹如月下清波,泛起粼粼浅光,是那个夜晚一轮长空孤月,如镜般剔透,却照不透她的心事。没有一丝杂音,像她没有一丝杂质,清澈的眼睛。 这种独特干净的清澈,正好与石兰复杂神秘的身世背景形成了一种矛盾,而矛盾,才是最吸引人的。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兰,就是矛盾的,干净单一的花,舒展朴素的叶,却有着高贵的姿态与亘古幽深的天香。 接着钢琴缓缓退到幕后,有箫声似鹤鸣,空灵清澈,像是迷雾散开,圆月当空,又似幽兰清香,孤芳自赏。是她的眼神,带一点忧伤,却又无比清澈,被他望住的时候,是新开的素馨兰,落落大方的羞涩。 然后是小提琴,秦时里常常使用弦乐来表现女性的温柔细腻,而钢琴为辅,好似石兰月下的脚步,迅捷轻盈。古筝的加入为她增添了金石之音特有的坚韧,似在说她并没有外表看上去那样柔弱。 几种乐器依次出现,铺陈交叠,最后升华,围绕这个清丽女子问出了一个个问题: 她因何而来?身世如何? 为何柔弱女子却孤身一人调查蜃楼? 面对少羽的凝视,她有没有一点点动心? 在这样波澜壮阔的乱世之中,她又该何去何从?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九歌·湘夫人》),兰,这种清冷幽香的花,从不在乎是否孤芳自赏,而石兰,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少年,在她飞扬的长发里,清冷的眼睛里,闻到不敢言的月下香? 钢琴的空灵剔透,小提琴的温柔婉约,古筝的孤傲坚韧,箫的悲伤神秘,交织缠绕,最后在恢弘的交响混音背景下,绘出了她的身影,消失在海上升起的月下迷影之中。 音乐的最后,钢琴与古筝,一前一后,琴声淙淙,似一个未出口的承诺,筝音泠泠,如一句未启唇的答语。 兰兮兰兮,可否为君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