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斗罗归来公测火爆,魂斗罗归来不限号公测,魂斗罗归来故事背景
魂斗罗真的是童年美好的回忆吗?黑历史大揭秘!
相信对于很多玩家来讲,魂斗罗三个字,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代表了几代玩家们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我们与小伙伴们快乐的通关每一个关卡,真的对它了解吗?或者真的明白游戏将的什么吗?
不!我相信更多的小伙伴跟我这个老头子一样都是带着童真和伙伴开心的玩耍。让它变成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
但是,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魂斗罗归来了,正版魂斗罗手游公测,唤醒了我们几代魂斗罗玩家的记忆,如今的我们长大了,懂得了。知道的更多了。魂斗罗真的是我们美好的回忆吗?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走进曾经的魂斗罗历史,可能有点枯燥和无聊,希望大家尽量看看,
关于《魂斗罗》这三个字,除了作为红白机上的童年回忆外,你对它还了解多少?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Contra这个词,搜索出来的结果大都和我们熟悉的那个名叫Contra的电子游戏有关。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乱七八糟的解释:一家名叫Contra的纽约餐厅;一种名叫Contra-dance的民族舞蹈;美国乐队Vampire Weekend发布的一张同名专辑等等。然而,在这百花缭乱的各色词条里,最该引起我们注意的却是魂斗罗这一个名字背后那个让人讳莫如深的政治事件。
Contras其实是冷战时期美国前总统里根手下的一支尼加拉瓜雇佣军。当时的尼加拉瓜还在美国扶植的傀儡总统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德瓦伊莱的独裁统治下。对此不满的人们便组建了一支以反美英雄桑地诺为名的起义军。 这支起义军迅速崛起,推翻了当时的索摩查政权。这一系列的起义引起了美国的恐慌,为对抗桑地诺组织,“Contras”军队成立了。
但是,美国的纳税人们可并不乐意政府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养着什么奇奇怪怪的外籍军队,根据人权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这支由美国中情局训练出来的游击队在当地臭名昭彰,净干些绑架、贩毒、强奸的勾当。因此在1982到1984年间,为阻止里根权利的过度扩张,美国国会通过“博兰修正案”,决定停止对这些尼加拉瓜叛乱分子的拨款援助。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修正案似乎只是个摆设。它并不能阻止里根和他的几个手下暗中扶持“Contras”军队,暗戳戳地给他们送钱。同时还偷偷向伊朗非法销售武器,以帮助他们打击死对头伊拉克。但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这事不久便被黎巴嫩报纸给爆了出来,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伊朗门”事件,成为了里根当政史上的一大丑闻。
“伊朗门”事件可以说是里根当政期间的一大污点,再加上他以往的种种作为,民众们对他的不满终于在1986年末期到达了顶点。在这个时候,1987年2月以街机形式发行的名为“Contra”的电子游戏就让人们感到十分怀疑了。
起初,魂斗罗这个三个汉字其实是日本的开发者为了使其与“contra”的发音相似而拼凑出来的。而欧洲在红白机或其他游戏机上发行这款游戏时用的是《Gryzor》这个的名字。
粗粗看来,游戏中的《魂斗罗》和现实中的contra只有一些很表面的联系,比如说,两者都是士兵。日版《魂斗罗》中,故事发生在2633年的新西兰,地点和时间都没什么特别的,相比于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这里还是挺平静的。
尽管美版的《魂斗罗(Contra)》译名本不该和敏感的时政产生什么关系,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故事的背景就被设立在1987年的当时,地点是亚马逊丛林。看到游戏背景里到处遍布着的丛林和深山,你有没有想到点什么?这地势布局不就是游戏版的尼加拉瓜吗?
通常来说,本地化和翻译都会让一部游戏变得更加寡淡,可美版的《魂斗罗》却让游戏变得更加辛辣了。
《魂斗罗》拥有许多的版本,在不同地区的本地化过程中,游戏的故事情节甚至美术风格都被不断的再创造,最后简直变成了一个没人认得出的怪胎。我们很难严肃的讨论游戏的故事情节,因为并不存一个能够统一全部说法的“最初形态”。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从美版《魂斗罗》说明书的各种情节中发现,这是一个新的《魂斗罗》故事背景,一个嘲讽了美国远征军队和其总统里根在尼加拉瓜各种搞事情的故事。
下面这段美版《魂斗罗》手册的背景介绍,显而易见地讽刺了当时美国对于尼加拉瓜事件的态度,还有美国对冷战对立方双方这种非黑即白的看法。
说明书中是这样描述故事开头的:
“1975年,一个巨大的太空不明飞行物坠落在地球的亚马逊流域,靠近丢失的古玛雅文明废墟。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太空陨石事件,因此这次撞击很快便被人们所淡忘。”
有趣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玛雅古文明废墟并不如介绍中说的那样,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丛林,而是应该在靠近尼加拉瓜附近的区域。文中“巨大的太空不明飞行物”,也即游戏中的敌军,其实就是暗指Contras军队的敌人——桑地诺政府。
“三十年后的今天,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一股邪恶的势力已经渗入了美国国防部的最高指挥部。在恐怖的生物率领下的外星人大军进攻地球的民间传言更是让军方不寒而栗。”
在历史中,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确实在1979年扳倒了索摩查政权,取得了胜利。这一革命也是尼加拉瓜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上面那段说明书中提到的“一股邪恶的势力”其实是在指在尼加拉瓜崛起的社会主义,当时尼加拉瓜领导人有意支持古巴社会主义政党和左派分子El Salvador的消息让里根深受刺激,随即决定资助当地的反对派,甚至还往尼加拉瓜派遣了中情局的特工。
“为了维持现有的政治稳定,军方驳回了向异形发动攻击的计划。他们从特种精英突击小队中选出两名最机敏、最勇敢、最冷酷的士兵精英,对那些外星入侵者的据点进行搜查与摧毁。”
如果我们不考虑“担心向前来消灭人类的异形发动攻击,会影响当地的政治局势稳定”这种这种说法有多荒谬,那么上面《魂斗罗》说明书里描述的恰恰就是里根当年在尼加拉瓜为了阻止社会主义扩张的所作所为。他靠CIA做了许多见不得光的“黑色行动”。除此之外,他还雇佣了一堆因各种原因和桑地诺统治政权不对盘的人,有当地的反对派,也有那些对政府不满的平民。
更有意思的是,在魂斗罗游戏的最开始有两座桥被炸毁了,而在现实生活中那两座桥也是真实存在的。知名撰稿人鲍勃·伍德沃德在里根所写的书《面纱:中情局的秘密作战,1981-1987》中指出,CIA在1982年确实在尼加拉瓜炸毁了两座桥。
游戏说明书在下一段文字中描述了外星入侵者的身份:“红隼”。这个词在历史上的故事咱们暂且不说,单就是“红”这个字眼,在冷战时期意味着什么,大家也一定清楚吧?
“你要面对的将会是银河系中最残暴的生物‘红色猎鹰’,他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来到了地球(对于外星生物来说三十年的时间和他们的六个月一样短),在这建立了据点并试图侵占我们的星球。由此,他便能用地•球作为垫脚石,来实现他统治宇宙的最终目标。”
冷战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在1950年前后席卷西方世界,“红隼”这个词也在这一时期前后出现了。与此同时,有许多其他类似的俗语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而这些词语的根源都只有一个——对共产主义将会征服世界的、没来由的恐惧。在当时,人们对共产主义的看法一如游戏中对外星人“红隼”的描述,以一个又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为垫脚石,最终统治整个地球。
对于说明书的最后一段,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如果你能成功……嗯,没关系,我觉得这事儿没戏。”
魂斗罗游戏的出现引出了现实生活中Contra丑闻的一些看法。甚至连《魂斗罗》的美术风格也借鉴了硬汉动作电影,体现了当时的美国。我们来看下日本原版《魂斗罗》的角色:比尔雷泽和兰斯比恩。你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半点尼加拉瓜士兵的影子吗?我只看到两个单调苍白的好莱坞动作片男主角。
事实上,兰斯的原型正是演员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按照他饰演兰博(《第一滴血》,1982)时带着发带的经典造型所绘。而比尔的原型则是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嘴里叼着雪茄,就像他在电影《突击队员》(1985)中的造型那样。NES欧洲的封面设计师在Bob Wakelin也曾经痛批《魂斗罗》的人设是在“抄袭”美国的动作电影,甚至连游戏中的敌人也和好莱坞电影密不可分,灵感来自于异形之父H.R. Giger的电影《异形》(1979)。
颇具争议的译名和背景让《魂斗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讽刺,Contra们是在为美国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它也同时折射出了里根在冷战时对自己的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讽刺了人们将参与一场不合法战争时,将自己行为合理化的滑稽尝试。
《魂斗罗》恰恰将历史上的同名丑闻鲜明的展现了出来,或者更确切的讲,它展现出了在冷战时期,人们会因为多么荒唐无稽的理由去进行多么重大的决策。考虑到里根的演员背景,在游戏中将里根主义以一种略带些山寨感的夸张方式演绎到极致,仔细想想还颇有些味道。
《魂斗罗》的美版剧情很有可能是一个聪明译者脑洞大开的结果,它巧妙的用当时的历史事件重新诠释了一部本来十分单纯的游戏作品。这个译者受到了流行电影的启发,在其中以近乎玩笑的形式加入了这些电影的元素(《突击队员》和《第一滴血》)。然后把这一切宣泄在(至少是在当时)还不算特别流行的电子游戏中,以为没人会注意到。当然,真实的情况也可能截然相反,这个译者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做法背后隐藏着何种深意。
在通关游戏后,字幕伴随着村冈一树的配乐慢慢滚过。那旋律确实常见于许多战争片的结尾:有一些欢欣,但更多的是疲惫,像是一次对胜利无言的举杯。如果你看到这里认为上面都是作者的胡言乱语,那么不妨看看我们最后的证据:村冈一树谱曲的这段BGM的名字,就叫:桑地诺(Sandinista)。
最后,小周我想说的是,不管一款游戏将的什么,或者它有什么样的背景,它在我们玩家的眼里始终一款游戏,是一款带来欢乐的游戏。
体验更多魂斗罗经典攻略:
福利活动 | 剧情关卡 | 大神视频秀 | 百科解答 |
强力英雄 | 武器大全 | 伙伴攻略 | 其他攻略 |
点击这里,我们给你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