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页游戏 > 看新闻 > 业界 > 腾讯游戏正面临整体放缓 第二春到底在哪里?(2)

腾讯游戏正面临整体放缓 第二春到底在哪里?

作者:秩名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2-03-27 14:02:00

上面这张图展示了腾讯网游占总营收比例以及网游营收同比增长率的季度变化,通过图表可以发现:第一,网游营收占腾讯总营收比例越来越大2008年Q1约占27%,2011年Q4占比已提升至56.3%;第二,网游营收的增速在放缓2009年Q2是腾讯网游收入增长的一个小高峰、同比增长率达171%,但2009年下半年开始至今网游营收的同比增长率逐渐出现明显的下降。换句话说,腾讯的收入越来越倚重于网游,但网游本身的营收增速正在下降。

网游:占有率上去以后的困境

我们知道,互联网公司遵循“诺威格定律”,即一家公司在某个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就网游市场里的腾讯而言,腾讯看上去正在不断接近这个定律所描述的状况。网游(包括MMORPG、高级休闲游戏、网页游戏)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互联网细分领域,网游市场通常很难被一、两家大公司垄断大型客户端网游和高级休闲游戏受服务器人数限制、货币化与单款游戏成功与否有极大关联,比较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网页游戏进入门槛比大型游戏低,市场上更是“群雄逐鹿”,而游戏用户总是希望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游戏,更加加大了垄断的难度。

所以,一家网游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已很不容易。按营收规模来考量,2007年至2010年,腾讯在国内网游市场的份额(市场总体规模数据采用第三方估算数值)大约为5.9%,12.5%,20.9%,28.9%(当年超过第二、第三名网易和盛大总和),2011年市场份额约达37%(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约420亿人民币)。

腾讯本身不开发游戏,为其游戏营收贡献80-85%的前五名游戏(《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七国争霸》、《QQ炫舞》、《QQ飞车》)里绝大部分出自代理游戏,自主开发游戏只占到游戏营收3%左右(以上统计据未来资产报告),这意味着腾讯的游戏营收绝大部分依赖于外部因素。从公司本身来看,腾讯不是一家在游戏自主研发上有优势的公司,过去几年其网游营收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腾讯建立于庞大IM用户上的渠道优势、公司对中国游戏用户习惯的把握以及在此之上建立的运营能力(很长时间以来,腾讯从开发商处获得分成比例都比竞争对手高,也得益于此)。

但腾讯用户数进入稳定期、其体量已经变得非常大,随着渠道优势逐渐被消费,网游增速也必然受到影响。

中国网游市场目前处于进一步分化当中,以MMORPG为代表的大型客户端游戏增速整体在放缓,更轻量化、玩家年龄段更广、形式更多样的网页游戏(如腾讯的《七雄争霸》、《洛克王国》)增长已超过大型客户端游戏,而腾讯实际上也已经是国内页游的老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页游戏灵活多样、有增长潜力,但正如上文指出,页游也更难形成垄断,而且货币化能力目前来看仍远远低于传统客户端网游简单而言,钱不比以前好赚。

采用PEG这一指标来观察腾讯,我们发现敏感的市场可能已经注意到腾讯的放缓。PEG一般是用公司市盈率除以公司未来3-5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用于测量市场赋予某家公司的估值是否充分反映其业绩的成长性,通常是前瞻性的。为了让指标更好地反映现时而不是未来,我们这里作了一些调整,P、E、G对应数值分别为次年3月1日腾讯股价收盘价、上一年全年EPS和全年EPS同比增长率。如图所示,历年数据表明腾讯近几年市盈率走低趋势明显,但PEG却逐渐走高,这意味着盈利增速下降得更快(PEG的增长要么是市盈率提升、要么是盈利增速降低使然)。

上图表明,腾讯正在慢慢接近那个“1”;换句话说,腾讯的估值慢慢逼近历史高点,但增速却正在放缓。这意味着,腾讯需要一个“第二春”来继续支撑股价(否则股价则将变得过高):当网游“这块肉”慢慢变小的时候,腾讯用什么来填补这个洞呢?

第二部分:腾讯的“第二春”在哪里

腾讯的“第二春”注定来之不易,究其原因:首先,它已经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公司,大公司比小公司转变的难度必然更大。其次,由于腾讯有游戏运营基因、但是缺乏研发基因,腾讯的“第二春”必然不能完全通过延展(比如上文提到的将优势从客户端游戏延伸到页游领域)、而必须通过局部转型来完成;这无异于“白手起家”,加上各大山头早有菩萨,必然困难重重。

社交:如果做成了就是在中国再造一个Facebook

毫无疑问,腾讯是国内社交领域名副其实的老大。腾讯的社交优势是通过其在即时通讯领域积累起来的,它的核心资源是7亿IM用户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过去这些年,腾讯对这个庞大的用户资源的货币化形式主要表现在:第一,借渠道优势和运营能力搞了网游代理;第二,借鉴韩国经验和对中国用户心理的精准把握搞了虚拟物品交易;第三,乘着门户网站的东风和借助流量优势搞了品牌广告可以说都相当直接。

过去,腾讯搞虚拟物品交易利润率高如“卖白粉”,现在它的社交战略有点像“再造一个 Facebook ”(其实就是广开源,在社交平台上多开广告位,并且让这些广告比传统互联网广告转化率更高),用精准广告(targeting ad)和第三方应用平台切进长尾市场:

精准广告:得益于 Facebook 多年来的普及,精准广告的价值已经很明确了,它转化率虽然没有搜索广告高,但不失为一条社交网络货币化走得通的路,并且存在一定技术壁垒。腾讯做这个事情有一定优势,其技术能力无疑处于中国国内领先地位,其载体也是现成的(QQ空间,朋友网,基于QQ空间的腾讯微博乃至整个腾讯,用户量按亿计算)。精准广告在开发和技术上的难度比原来做虚拟物品交易要高,但一旦做成,就有延续“卖白粉”的可能。

第三方应用:理论上,由于腾讯用户群足够大、大得跟现实社会一样没有特殊偏好,开发者在腾讯上放什么样的应用,都能找到对应的用户。这是腾讯平台的核心吸引力(每天都有几亿人在这个平台上等着被你耗),这比平台所能提供的后台支持、分成优惠等因素可能都重要得多。从 Facebook 的经验来看,利用第三方应用货币化社交平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应用进行分成(腾讯最近刚刚调整了对小开发者更有利的分成政策,苹果和 Facebook 的分成比例都是平台抽取30%),二是对这些应用收取推广费用(社交游戏商 Zynga 也是 Facebook 平台上精准广告的大客户)。

对腾讯来说,过去互联网增值收入主要来自于“QQ会员”、“钻”等包月费用,这部分营收增长与用户数增长关系密切、容易碰到增长天花板,而第三方应用的好处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单条收费”将大大增加(比如加入QQ空间的第三方游戏中使用的道具),只要应用源源不断有,用户不喜欢这款可以用那款,腾讯相当于坐地收钱,天花板可以很高很高。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40407观点,如有侵权请和40407联系删除。责任编辑 秩名
88 0 标签:腾讯游戏第二春到底放缓整体正面临
获取行业资讯,分享行业开服信息和产业动态,敬请关注40407官方微信和40407官方微博。

游戏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