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并称帝。1644年,清军由明朝将领吴三桂引领入关,打败李自成的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成为实质统治者。
历经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为中国历史上一盛世(黄 金时代)。但此后清朝渐渐积弱不振。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以武力迫使清朝开港通商,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起事严重打击了清朝国力,19世纪末 的义和团排外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庚子赔款后清朝已无力再振。清朝在后期虽然尝试变法,但在极端守旧主义的反弹声浪下变法失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末代皇帝溥仪于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道 光二十七年(1847年),瑶民雷再浩以青莲教名义在湖南新宁崀山起义,江忠源组织团练镇压起义。咸丰元年(1851年),江忠源奉命赴钦差大臣赛尚阿广 西军营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旋回乡募勇500赴桂,号楚勇,为家乡子弟兵之始。1852年,太平军进湘,湘乡罗泽南别立湘勇,保家卫国,为湘军之雏形。
1853年初正值朝廷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丁忧在籍,经郭嵩焘力劝,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
1854 年初编练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人,人称湘勇或湘军,兵随将转,兵为将有,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撰写 《湘军志》的王闿运曾评论湘军:“湘军之可贵者,各有宗派,故上下相亲”;又说:“从湘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将卒亲睦,各护其长,其将死,其军散,其将 存,其军完。”据罗尔纲《湘军人物表》统计,可考的156名湘军将领中,湘籍者多达130人,占83%。